知足的人生最富足
事能知足心常惬,人到无求品自高。
——弘一法师《格言别录》
持戒严谨,淡泊无求,一双破布鞋,一条旧毛巾,一领衲衣,补丁200多处,青白相间,褴褛不堪,还视为珍物。素食唯清水煮白菜,用盐不用油。信徒供养香菇、豆腐之类,皆被谢绝。
这是弘一法师出家之后的生活。弘一法师名声在外,又加上在家时家产丰厚,即使出家,他也一样可以过着优越的生活,至少也不应该如此清苦。但大师拒绝了一切利养,决意要做一个苦行僧。
弘一法师说:“出家人的生活在人们看来是相对清苦的,但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而言,他们并不会认为苦,而是把苦当成乐,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。”在弘一法师看来,真正的快乐并不是物质上的富足,而是精神上的富足。在世人的眼中,物质匮乏的生活就是苦的,这是因为,我们把快乐建立在身体的享受之上,如果我们能够像弘一法师一样,那么艰苦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再是苦。
世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,永不知足,永不停止。吃着碗里的,看着锅里的,但在这个追求的过程里,他们要忍受着得不到和失去的痛苦,更不要说每天为了那超出人本身需要很多的物质财富所受的苦和累。我们头上的白发有多少是为了那不必要的东西一点点累白的呢?而那些寻求精神世界富足的人,精神上的快乐常常使他们看起来那么自在、从容,一身的轻松,一脸的惬意。
中国曾有这样一句俗语:“知足常乐。”“布衣桑饭,可乐终生”,这是弘一法师一生的志愿。弘一法师在讲解《佛遗教经》的时候曾说:“行少欲者,心则坦然,无所忧畏,触事有余,常无不足。”他也曾劝诫世人:“人生在世都希望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,然而幸福快乐由哪里来呢?绝不是由修福而来,今天的富贵人或高官厚禄者,他们日日营求,一天到晚愁眉苦脸,并不快乐。修福只能说财用不算匮乏,修道才能得到真幸福。少欲知足是道,欲是五欲六尘。无忧无虑,没有牵挂,所谓心安理得,道理明白,事实真相清楚,心就安了。六根接触,六尘境界不迷,处世待人接物恰到好处,自然快乐。”
法师这段话给世人的启示是:人要少欲。少欲,人的牵挂就没有了,忧虑也没有了,心就安了,人就快乐了。
古人说:“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,利欲之心过盛则偏执。”凡事都是过犹不及,所谓欲火焚身,过于强烈的欲望会毁灭掉人的生命。即使你的欲望并不多,但如果时时处于不满足的痛苦状态中,对我们的身心也是有害而无利的。那么,最好的办法就是知足常乐。知足,并不是要我们没有追求、没有想法、停滞不前,而是不要为欲望暂时的不能满足而感到痛苦,乃至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身体。
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。佛陀在《因缘品》中说:“即使天上降下金银珍宝之雨,贪婪之人也不会满足。”不知足,正是我们感到不快乐的根源。“得失从缘,心无增减”,知足的人,因为放下执着,即使自己的人生不完美,目标不能完全实现,他也会觉得人生是一样的美好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fojiao5.com/xuefo/rensheng/532.html
常怀惭念能生善,常具愧心可止恶
印祖有一笔名“常惭”,一生自称“常惭愧僧”。常思己过,对不起自己叫惭,对不起别人叫愧。印祖说,“抱着惭愧二字,可作入圣阶梯[详细]格局越大越不纠缠,智慧越高越不贪婪
格局越大越不纠缠
真正有大格局的人,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,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,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改正自己的错误,升华自己身上,心[详细]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大福报?
善信问:
阿弥陀佛!顶礼师父!如何知道一个人有大福报?
觉火法师答:
阿弥陀佛!福有三种:持戒福,布施福和修定福。
这三点都具备了,说明福报深厚。哪怕[详细]修行人要远离骄慢,莫曲意逢迎
人们常常慨叹世事艰难、人心不古,其实娑婆世界就是如此,故名“堪忍”,要出离就必须坚决地去除所有习气烦恼。
《佛遗教经》中,佛陀教导弟[详细]怎样才算修行?不起烦恼便是修行
修行的方法,是勤修戒定慧三学;修行的目标,是熄灭贪嗔痴烦恼。因此,若能做到烦恼不生起,便不用著意于修行的细节,这种以目标为本而提倡“一日不起烦恼[详细]禅诗话劳作:劳动是一首永恒的赞歌
佛法传到中国,禅宗祖师,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根据中国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,开启了佛教的农禅并重的禅门习惯,并有了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的”[详细]修行人很难通过的考验——在枯淡处
我们的六根有一个习性,好像总是处在饥饿状态,总想看点什么、听点什么、吃点什么、摸点什么、想点什么,它好像永远不能满足,你要不断地给它喂,这是学佛人[详细]如何观察自己的情绪?收住情绪就不会
我们都曾经听过这个故事:
在一座独木桥上,一只白羊与一只黑羊同时上桥,它们互不相让。白羊说,你给我让开,黑羊也说,凭什么我让,要让也是该你让,双方僵持[详细]梦中明明有六道,觉后空空无大千
人都会做梦。有人在梦中发了财,有人在梦中升了官、出了名,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、生了爱子等等,这些是好梦;也有人在梦中破财、遭贬、遭灾、离婚甚至被杀,[详细]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,心态决定你所看
我们在世间有很多追求,但无非是为了获得幸福人生。
我们为寻求谋生技能而上学,为获得生存财富而工作,为建立情感依赖而成家,为造就健康身体而锻炼。[详细]